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舍弟诸葛亮 > 第374章 皆如先生所料

第374章 皆如先生所料(7 / 8)

年、二十年的老人甚至都亲身经历过,曹军这样总结宣扬,自然是让吕旷军心大乱。

后来曹军还派人绑了几个信使到城下,骗吕旷说这是袁尚派来催促援军的信使,要治吕旷吕翔拖延不救、拥兵自重之罪。

曹军喊话的骂阵手还言之凿凿,说袁尚的催促书信里写了:如果吕旷吕翔得令后立刻踏上归途,如今应该已经快到邺城了,为何会在馆陶、广宗迟滞不前?

一言以蔽之,就是尽量把袁尚催促的语气,描摹得跟后世崇祯催促吴三桂回救北京城差不多了——

当然,曹军里肯定是没有穿越者的,也不知道什么崇祯吴三桂的事迹。只能说智谋之士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觉得类似这样的措辞口气最能激怒回援将领、让他们消极怠工。

曹军的这些攻心谋略,都是夏侯渊身边的随军谋士贾诩的功劳——夏侯渊去年在徐州,身边的主要谋士是郭嘉,但郭嘉不是去年摔断了腿么,就索性继续留在徐州坐镇,辅佐张郃。

而夏侯渊到了河北这边,自然临时启用了更熟悉河北情况、这两年一直在这儿做事的贾诩,作为自己的随军参谋。

至于荀攸,那是跟着曹操本人,在邺城主战场效力,分工明确。

在贾诩的攻心谋略下,吕旷也算是有了个台阶下,可以对自己的良心说一句“你不仁我才不义”,

最终挣扎了三天,吕旷就宣布袁尚无道,滥用忠义之臣,不给人留活路,而他为了三军将士的性命,不忍大家白白送死,只好开城投降。

而实际上,这挣扎的三天里,他也没闲着。表面上演着还想多当几天袁氏忠臣,事迹上是在跟曹操一方谈判投降条件和待遇呢。

这种事情夏侯渊不能自主,也可能是为了演得更逼真一些,像是准备认真兑现的样子。夏侯渊在初次接触时,对吕旷的使者表示了“兹事体大,夏侯将军不能擅自处断,必须上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