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敢想太久,很快说道:
“上策,或者说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立刻击破赵云,然后回头迎击关羽!但是看来赵云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弱,他的士卒体力精力很充沛,又有铁甲之利,人数虽只我军四成,一时也难以撼动。
下策,就是不管不顾,强行收兵,撤回符离,如此可确保相当一部分兵力撤回符离,但是被赵云追击掩杀时的损失,也是最大的。
若既无法击败赵云、又不想被掩杀损失过重……可选中策,先奋力战退赵云,使其稍退,然后让主力徐徐撤回蕲县城中,将军稍歇之后,待赵云松懈,再以全部骑兵撤回符离。
如此,我军就要调整计划,从一开始的隔睢水死守符离、竹邑二县,变成兼守蕲县,三城成鼎足之势,互相援护。
蕲县守军若能增加到两万,关羽和赵云也必不敢死命攻城,因为一旦他们疲敝,我军从竹邑和符离还是能过来增援的,不过六十里路而已,轻装一天都不用。
但此法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符离和竹邑会变得更为空虚,若要确保守住整条防线,将不得不从其他方向抽调援军。”
曹仁揪了揪刚硬的胡子,也知道满宠这个账算得没错。
原本四五万人,守两座相邻的双子城,隔河控制水道,那是绝对稳的。突然分出两万人、多死守一个六十里外的鼎足之城,原有的防御就会薄弱。
而且,能确保只分走两万人么?曹仁都不敢期待。
因为“只分走两万人”,这是建立在赵云放他全身而退的前提下的。
实际上,无论今日之战如何收兵,曹军多多少少会被赵云掩杀,这个损失就小不了。曹仁只是在一堆损失会更大的选项里,尽量选一个损失相对小的。
一切的源头,还是要怪他自己贪了!怪他觉得能抓住赵云和关羽先后抵达战场的几天时间差,先玩个各个击破,最后过于自信,偷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