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尽快出兵。
至于把朝廷使者哄走后,具体如何实施,那就另当别论了。
朝廷使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约束他,只是最后又关照了两句,向他透露了个消息:去年坚持不降刘备的臧霸部将吴敦,这次也被额外封官了,也得了都亭侯爵位。只要跟着朝廷好好干,曹司空是不会亏待任何忠义之士的。
昌豨只是表面上做感激涕零状,表示一定用命。
实际上么,他也不傻,使者刚走,他麾下那几个心腹部将就围了上来,请示道:“将军,咱真要给曹操卖死力么?”
昌豨见左右并无外人了,也不打哈哈,只是冷笑:“曹操这是拿个亭侯买命呢,去年这时候,臧霸、孙观是怎么接的旨?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他的官,有那么好当吗?
所以,这事儿要是发生在去年,我或许还会感激一下,但现在再故技重施,呵呵,去年夏侯渊兵败时,果断把臧霸孙观卖了,这么丧德败行的事儿都做了,现在还有谁敢信他?
不过,毕竟是受人封赏,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让我们出兵可以,但我们绝不会接受曹仁或者张郃的差遣,我们要自成一军,各自为战,免得落得臧霸那样的下场。”
昌豨说完,内心也有一杆秤:其实要说信用,曹操的信用还真不如刘备。
曹操用人,用得到你的时候,多尊敬你给你许多高的好处,都做得到。一旦用不到你之后,虚衔虚位或许还能保持,但实权实利就不好说了。
当然,曹操这样,相比于其他不少诸侯,也已经算不错了。因为天下还有很多诸侯,连“用到你的时候对你无上限的好、能屈能伸”都做不到。曹操至少做到了这一点,但后续还是不如刘备。
昌豨那群手下也深以为然,纷纷赞颂大哥慎重,拿弟兄们的性命当回事。
……
张郃自从听了郭嘉的建议,即使分兵增援符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