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多年共事下来,他相信郭嘉的才干,也见识了曹操对郭嘉的信赖。
朱灵当年,是在曹操攻打陶谦时、被吕布偷了家后(194年那次),被袁绍派来增援曹操的。当时朱灵带了一批袁绍的骑兵,帮着曹操打退濮阳的吕布后,看曹操有本事,就不回去侍奉袁绍了,直接选择了长期投曹。
而曹操帐下众谋士当中,荀彧、郭嘉二人的履历,也都是“先去了袁绍那儿,看袁绍不能成大事,然后来投曹操”。所以朱灵作为一個换过主的武将,他对于荀彧、郭嘉二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他觉得只有荀彧、郭嘉能理解他的选择,能理解他“觉得袁绍不足以成事,我辈当主动良禽择木而栖”的选择。
毕竟背弃故主这种事情,在汉朝人看来,多多少少是有点道德瑕疵的。所以干了这事儿的人,特别需要同僚的认同,也特别容易和相似背景的人抱团。
至于张郃、高览,虽然也是从袁绍那儿投过来的。但朱灵并没有觉得他俩算是“志同道合”。
因为在朱灵看来,张郃高览不过是跟着袁绍时能力不足、内讧不利而临阵倒戈。
就好比两个人都是从甲公司跳槽到乙公司,但第一个人是觉得甲公司没前途、看不起甲公司才跳槽,第二个是因为在甲公司搞办公室内斗斗不过同僚才跳槽,这能一样么?前者肯定会看不起后者的呀。
朱灵因为这种思维惯性和倾向,此番出了事儿,他下意识就觉得不是郭嘉的锅,而是张郃的锅,便自然而然说出了他的这番判断。
张郃闻言之后,立刻意识到不对,瞬间变了脸色,强行压抑了一下情绪后,才冷冷地说:
“朱公,我一直敬你是前辈,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非要说陈到此前一直是正常运粮,唯独这次是泄密了才埋下伏兵——那就是说,你觉得是我泄的密?”
朱灵:“我没说是你泄的密!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