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盛唐挽歌 > 第240章 河西教父的底蕴

第240章 河西教父的底蕴(3 / 8)

论弓仁之子论诚杰便是他们的父亲。为了避嫌,论将军并未让他的子嗣进入朔方军,而是留在凉州武威为边军,但不属于唐军序列。

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某便写信给河西节度使王倕与朔方节度副使论诚杰,将他们五人调到陇右为将。这也是全了论诚杰将军的心愿,他们家一直想找吐蕃赞普报仇雪恨。

现在机会来了!”

方重勇若无其事的说道,如此轻描淡写,好像只是在说一件很小,完全不值得一提的事。

但哥舒翰与王难得等人却是知道,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里头需要的人脉与人情,却不是一个普通将领可以办的。甚至一个普通的文人节度使都办不到!

他们忽然想起来,方重勇似乎在沙州当过四年刺史,跟当地军政人员都有交情。如此看来,这件事倒是顺理成章了。

那么论诚杰为什么不把儿子们也搞到朔方军里面当军官呢?

因为他是个吐蕃投唐的后代,还是论陵钦的血脉。搞父子兵上阵那一套,很容易引起基哥的猜忌,也会让身边同僚嫉妒。

要知道,当年死在论陵钦手上的大唐士兵,无论是考古还是史书记载,数量级直奔六位数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甚至有人说二十万起步,也有人说超过三十万。

论氏的后人在大唐这边,当然要小心做人啊!

论弓仁本身就是朔方节度副使,他儿子论诚杰又成了朔方节度副使,如果再把子嗣弄进朔方军,大唐天子会怎么想呢?

这种把边军搞成自家军队的事情,历来都是为官大忌。

所以论氏家族一直都定居凉州武威,他们同样不在河西边军中担任武将,毕竟论氏家族已经在武威当地落叶生根了。

正当论诚杰在担忧要怎么安置自己那五个儿子的时候,方重勇一封信送过去,论诚杰大喜过望,不仅让儿子们去陇右历练,还调拨了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