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更是没见到过;葛公二出祁山,虽有取胜战果,但始终也被祁山堡卡住,没拿下来。
那这封祁山堡建议书,出自曹植之手吗?
当然不是,能如此通晓陇右军情之人,唯有杨修、司马懿等寥寥数人。能给曹植出如此建议之人,除了杨修也无他人了。
“多谢父王夸奖!”
见曹植站在那,神情潇洒自如,让曹操愈发喜欢。
将巾帛放下,曹操问道:“子建可知刘备帐下王粲否?”
“儿臣颇有耳闻!”曹植答道。
“善!”
曹操从案几上抽出一份公告,气愤说道:“刘备小儿,得知为父进位魏王,命王粲写文驳斥,辱骂我曹氏一族,今岂能忍之。”
“子建才华非凡,孤欲让你书诏一份,反驳其文,布露天下,言刘备有不臣之心,蓄意谋反。”
曹植接过书信,浏览全文上下,笑道:“父王勿忧,儿臣已有应对之语。今夜书写润色,明日即可将文书上呈至父王案几之上。”
“彩!”
曹操停下脚步,笑道:“刘备织席贩履,戎马一生,终是老革。岂能与我曹氏论家学深浅!”
“儿臣暂且告退!”
“善!”
望着曹植的背影,曹操捋须而笑,笑声中带着自豪、温馨及那欣慰之情。
不得不让曹操开心,论才学上曹丕、曹植二人皆有文采,而这文才可是真才实学,而非外人吹捧所得。
“军国政论宜当多多考问啊!”
时至夜幕,杨修得知今日之事,暗中前来拜见曹植。
书房内,曹植衣着随意,举止洒脱,亲为年长自己十余岁的杨修斟酒。
“今日魏王得见公子谈及何事?”杨修持樽以示感谢,问道。
曹植将酒勺放到酒翁中,笑道:“今父王考问某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