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错。”
曹植摊开浏览,欢喜大笑,说道:“德祖不仅能知我心,亦能知父王之心。有德祖相助,我有何惧?”
“请德祖饮之!”
“多谢公子!”
曹植与杨修畅聊一夜,曹丕得知今日之经过,出于担心也喊来孙权、司马懿商议。
“仲谋、仲达!”
曹丕坐在榻上,担忧说道:“今日听宫人言,子建所献祁山堡御贼之论,多得父王赏识。父王欢喜之下,让子建撰写檄文,以为驳斥王粲檄文。子建文采之华丽,丕难以匹及。”
“近日以来,父王愈发宠爱子建,此非良事之兆。不知二位有何良策教我?”
司马懿沉吟良久,说道:“公子,以懿观之,三公子长于诗词歌赋,短于军国政论。由此观之,祁山堡御贼之论,怕是出自杨修之手。”
“杨修?”
曹丕心有不忿,说道:“杨修与子建亲善,依仗丞相主簿之职,探听军国机密,为子建通风报信,此人端是可恨。”
说着,曹丕看向孙权,问道:“彼时仲谋留杨修不杀,不知有何大用?”
面对曹丕的质问,孙权淡定自若,拱手说道:“启禀公子,杨修有小智,却无大智。三公子性情洒脱,为人不拘礼节。杨修能佐三公子军国,却不能正心性。心性不正,岂能为太子?”
曹魏之前,皇帝嗣子与诸王嗣子皆可称为太子,从曹魏开始则将太子改为世子。今曹魏未建,王嗣子称太子。
“以权观之,太子之位非属公子不可。杨修为三公子谋划,献军国策论,以为应答魏王。若让魏王得知此事,必然大怒,三公子、杨修皆难逃惩罚。”
孙权真的不慌,对于他来说曹丕夺嫡真就处于优势局。曹操虽然喜爱曹植,但并非失去理智,而是有限度的喜爱。
当然不能说曹操没有立曹植之念,但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