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季汉大司马 > 第367章先文而后武

第367章先文而后武(3 / 6)

“二岁三收,二岁四收?”曹操倒吸了口气。

曹操作为北方的统治者,推行过屯田,不消多说,便知其中的厉害。别看两年丰收,仅差了一次农作物收获。但放到整个辽阔的南北方农业上,其差距数目将是惊人的恐怖。

不考虑作物产量及开垦田亩数量的差距,等稻麦轮耕铺开,南方的人口、财政、军粮都会比北方多出四分之一,南北优势将会逆转。

当然稻麦轮耕这种农业手段,需要时间推广。南方除了疆域面积外,短期内不论是人口、赋税、种植面积,军队数量都不如北方。

曹操反应过来,不由暗骂刘备这厮怎么那么好运!

诸葛亮善于治国,此前仅是耕作农夫,但这就被刘备捡到发掘出来。霍峻属于六边形战士,此前仅是市井小吏,从刘琦治下冒头,被刘备收入囊中。

“咳咳!”

孙权反应过来,说道:“刘备于南方大兴宿麦又能如何?南方蛮夷之地,汉民寡少,熟田不多。我中原带甲三十万,民有千万之众,不论兵、民、粮自当多胜南方。崔尚书岂能长他人之风,而弱自己之力。”

曹操休养生息的一年里,中原再次统计数目人口数据,军户、吏、屯田兵、百姓三者之和,北方人口约有千余万人。

驻守北方、陇西、关中、襄樊、江淮、邺城等六地的士卒,数量高达三十万人,其中机动兵力有十万之众。

历史上曹魏民籍人口仅有四百多万,然这并非曹魏的实际数据。曹魏与蜀汉、东吴不同,他还有大量的屯田兵以及军户。

毕竟如果曹魏的民籍人口仅有四百四十几万,淮南三叛涉及的兵马岂不高达全国八分之一人口,这无疑是不可能之事。

崔琰为人清正刚强,往昔见孙权谄媚便有不喜,说道:“琰非长他人之风,而弱自己之力,皆因忧我中原之事尔!”

说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