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略,伯言、公衡知兵事。子明、仲业可督一方。先帝所留遗命,令亮治朝事,仲邈领兵征伐,分主内外,岂可擅权专兵。此番西进,实因形势所迫。”
在刘备设计的框架中,霍峻以大司马执掌军事,且拥有议政权。诸葛亮以丞相身份,分掌政事,防止霍峻权倾朝野。让诸葛亮掌兵,刘备没有这个打算。
一人北伐的困难看岳飞就知道了,岳飞北伐中原,他从江汉出兵,多次求淮兵出击配合。但最终结果,江淮兵马战败,所有压力给到岳飞身上。故而南宋北伐,常变成岳飞独自北伐。
不仅担心诸葛亮执掌军权,会影响到霍峻、陆逊等大将的权利。更是诸葛亮之前少有执掌军事,其角色更多是以政治家的形象出现。
霍峻闻之大笑,自信说道:“峻自统兵以来,观人辨才从无疏忽。孔明绝非寻常之人,以君之行迹,如能统兵,必为大将。其成当亦在伯言之上,且会更胜一筹。”
“孔明之能,峻已是知之。君入西土,则西土必安!”
“伯言不足以成事?”诸葛亮问道。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伯言不足以托大事,公衡方略次之。昔孔明辅佐先帝下江东,多出兵谋方略,平五溪蛮进退有度,所到之处,无所不克,唯孔明可托大事。”
见诸葛亮误解自己意思,霍峻失礼打断,说道:“峻是问孔明今后可有领兵出征之念?”
岳飞四伐时,遇见金朝南征,幸江淮有刘锜,四川有吴璘,得以分担兵力,故而岳飞才连续打出郾城、朱仙镇二战,临近开封府,逼得完颜宗弼几逃河北。
今有岳飞为鉴,霍峻渴望寻找帮手,配合他北伐用武。之前有考虑过陆逊,但又很快被他否决。
深思前后之事,霍峻将目光放到丞相诸葛亮身上。
“先帝驾崩之后,峻统兵而北伐中国,恐形单影只,复兴汉室之途,漫漫无期。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