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是皇上下的旨意?她周淑仪算是哪根葱呀?她配么?!”马氏啐了一口,“旨意是太后娘娘下的!不过也是秘旨,给颍川侯府留着脸面咧。外人都不知道,想着她称病半年了,就算一病病死了,也不是啥稀奇事儿。不过人其实是一根白绫送走的。听说她当时还不服气,闹腾着要见太后娘娘伸冤。谁搭理她呀?她娘都招认了,她还有啥可冤的?就算不是主犯,也是同谋。后来是颍川侯夫人不知跟她说了什么话,她才乖乖上吊去了。”
虽然周四将军在信里没有明言,但周家三房的人心里都有数。颍川侯夫人必定是拿周淑仪的儿女来威胁她,她才会乖乖认命的。可那又如何呢?虽说旨意是周太后下的,但背后肯定有皇帝的授意,周淑仪不想死,怎么可能?!她不听话,颍川侯夫妇就得动手了。她当初敢冲颍川侯夫妇下毒手,要害人子嗣,如今人家不曾落井下石,只是劝她为了儿女的前程着想,自己去死,已经算很厚道了。
至少马氏觉得颍川侯府很厚道:“颍川侯府还给她办了丧事咧,虽说不曾大操大办,但该有的也都有了。因着她的儿女都跟着她男人去了江南任上,颍川侯夫人还叫她的丫头充作孝女,替她披麻戴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死的时候天气还热着咧,颍川侯府只打算停灵七日,就要送出城去的。她儿子闺女哪里赶得上?不过等他们回了京城,还是能赶得及送他们亲娘的灵柩回长安来。赶不上出殡,赶上了入土,倒也不耽误什么。”
周四将军夫妻在京城,作为周淑仪娘家的代表出席了丧礼,评价说仪式办得还算体面。这不是颍川侯夫妇对弟媳妇有什么情谊,而是为了自家的名声着想,也顺道给了周家面子。周四将军承颍川侯的情,写信回家时也提到了这一点,给周世功的信中更是重点强调了颍川侯夫妇的知情识趣。周世功、周世成自然心里有数,绝不敢对妹妹的死有半分不满。
这都是周淑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