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唐肃君到边城去了,才免于再次成为外界闲言碎语的中心。
唐家私下没少为此骂人,认为金家故意推波助澜,是别有用心。他们倒是有心劝考官们澄清真相,毕竟根据他们找人打听到的消息来看,金善的成绩离中举还差得远呢,而落榜的考生中,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姓金的。然而本场乡试的几位主要考官都肯吭声,亲友问起也只会辩解说“不是我干的”,却不肯说明实情。
真正的始作俑者辛知府更是沉默不语,整天忙于公务,仿佛他不曾主持过最新一届陕西乡试般。若有人在他面前提起外头的流言蜚语,他便会板起脸来转移话题,令人以为他是为了流言质疑了乡试的公正、影响到他的名声而不悦,不敢再提起。
就在这时,真正被不公平地黜落了的那位考生金嘉树,却上门拜访了辛知府。
他是来感谢辛知府将自己列为副榜第一的,又想向辛知府求问,自己是否应该进府学求学,进一步提升自己?
金嘉树的态度足够谦逊,好象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辛知府踢出了乡试榜单似的,看向辛知府的目光中满是敬重与仰慕,仿佛在面对一位文坛里德高望重的师长。
辛知府起初还有些戒备,但随着他与金嘉树的交谈,他已渐渐放松下来,认定猜到真相的麻尚仪可能为了孩子的心性着想,不曾对金嘉树透露实情。
他开始对这个少年产生好感,认为他是个谦逊好学的好孩子。这样的好孩子本该少年中举,却因为自己而无端被黜落,辛知府的良心十分过意不去。无奈圣意不可违,他也只能遵旨行事了。这少年哪哪儿都好,就是倒霉有个姨母嫁进了宫中为妃,被皇帝算在了外戚的行列中。因为皇帝生怕再有一个孙阁老靠着外戚身份得了势,把持朝政,所以连刚中乡试的小年轻,都要提防上了。辛知府一边暗叹皇帝对外戚提防得太过了,一边又在为金嘉树可惜。金嘉树有意入府学继续读书,争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