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与主办文会的书香名门打交道,偏谢文载又有心调查当天晚上的情形,便只能使唤耿天佑这个学生了。
耿天佑二话不说就去了。他拜访了几个曾参加过文会的同龄朋友,又在其中一人的引荐下,见了当日同样与会的另一位长安文坛前辈,也没公开打听什么事,就只是聊聊文章,请教一下学问,恭维一下对方提拔人才的美德,很快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他回来告诉谢、曹、陆三位老师,那天文会上,接到帖子来的都有什么人,几位主宾又带来了什么人,全名不一定知晓,但姓氏、籍贯、来历大致还是能说得清的。金嘉树站在边上听,看着三位老师脸上的表情变化,便知道他们一定猜到了什么。
金嘉树后来私下对海棠道:“虽然不敢打包票,但我有八成把握,当日有两位吴门故生的后人见过吴珂。谢老师与他们家的先人并不熟悉,但陆老师应该跟其中一位是乡试同年,曹老师则与另一人在朝中曾经共过事。”
简而言之,那两人的父祖都曾经是吴文安公的下属或门生,都因此被孙家盯上,陷害流放了,只是他们不象谢、曹、陆等人那般幸运,早年就死在了西北。家眷子孙虽然没有跟着来西北,可在乡下老家也是吃够了苦头,前程也没有希望。大批吴门故生遇赦后,他们也重新得到了参加科举的资格,但缺失的时光却是补不回去的,科举仕途也走得不太顺,此番来长安,也是找老师请教学问来的。会遇上吴珂是意外,但一想到自己原也是好好的官宦人家子弟,却从小吃足了苦头,抬眼看到吴珂一路锦衣玉食,被人护得好好的,如今也前程有望,心里又如何能平静接受呢?
曹、陆两位老爷子循着线索打听上门,找到了这两位故人之后,问了吴珂落水之事。
那两人承认了,当时他们跟着刚结识不久的一位文坛前辈去文会上蹭席,听到别人介绍吴文安公的嫡孙,再瞧吴珂一副娇生惯养的贵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