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里。
“吃!”
大家差点笑yue了。
吃完包子,上车,出了街,往河坝那边走,天已蒙蒙亮了,天空也像彻底发泄完了怒气,看那天色晴朗,搞不好就要出大太阳。
这天亮的时间,才像个正常五六月份的样子,哪像昨晚一般,身处雷霆中,寄身风雨里。
话说六月确实很怪,冷时真的飞过雪,热时那土地板结得踩都踩不下去。
贵阳的人都说贵阳没有春秋,只有冬夏,虽没有极冬酷暑,但那阳光不再暖,忽然转冷的时候,就跟太阳忽然关机了似的。
其实很多城市,都一样。
方淮记得小时候,九十年代,有春秋的。
春天绿意盎然,小雨绵绵,流行穿那种无袖的薄马甲,里面套一件短袖或者长袖,出去和小伙伴玩耍,能看到微风不燥的太阳雨。
秋天叶子很红,有秋风,有薄薄的凉意,也有秋老虎,特别热的时候,虽然是秋天,也得有件外套披着;到了大风起时,人们知晓深秋来了,会换上薄薄的套头毛线衣。
这会,老妈就会把夏天的衣服拿出来晾晾,放进柜子,冬天的棉袄拿到楼下打一打,要准备穿了。
小时候写作文,老写:春是绿的,秋是金黄。
如今,好像变了,那种变季的感觉淡了,大家穿搭也比较混了,特殊季节,大街上能同时看到穿短袖的和穿羽绒外套的。
按以前,俩人里的其中一个,要被大家叫作“宝器”。
属于春季的花和雨味没了,属于秋天的静谧和金黄,枫红也没了。
方淮其实也不是很确定。
工业化,让他失去的到底是春秋,还是青春。
其实现在也还没有很夸张,毕竟才08年,大家还在向往真正的工业化,方淮的感慨,大部分来源于一个15年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