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见面之后,却言:解题之人并非他自己,而是自己的好友陆解元。
于是,秦婉不由得想起了那一年,花灯节之上,那站在人群中,挨个解灯谜的少年。
很少有人知道,每年花灯节,她都会与朋友一起逛街,寻文取乐,偶尔也会对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读书人假以辞色,出言抨击。
她哥哥秦明能考中举人,自然是颇有文采,常年耳濡目染之下,让她见识颇高,甚至某些方面比他哥哥还要强几分。
连学宫中的训导都曾私下惋惜:若非秦婉是女儿身,怕秦家又能出一名举人出来。
可见,此女腹中墨水,非比寻常,对于瑞龙河边一些大放厥词的读书人,自是瞧不起的。
那晚,听闻有个叫做陆长生的童生,要两天解遍瑞龙河上的花灯灯谜,她还气呼呼地制了不少的灯谜,最后,也没能阻拦陆长生完成壮举。
自此,她的嘴边,便时不时地提起陆长生来。
而后,陆长生文馆留文,轰动黑山府,更使这种现象进一步加深。
那个时候,徐竹清就有了一种不妙之感,不过,此时双方你未娶,她未嫁,她也乐见其成。
以那陆长生的文采,未来只要不犯傻,必是官运亨通,远超秦明,自己这个好友嫁过去,是沾了福气。
可惜,秦婉多次约那陆长生出行,却没获得回应,如此,便也到了现在。
徐竹清心中一叹,也分不清自己这个好友心中是怎么想的。
那陆长生已经娶妻,那嫁过去做妾也不是不行,可秦明不愿,连秦婉自己也不愿。
内心好强之人,总是有各种说不出来的骄傲,想要放下,不知道多难。
徐竹清不是那种婆婆妈妈之人,见秦婉不想说,就不说了。
紧接着,秦婉就转移了话题,“你这练的真气武学难不难?”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