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来进行。
可是有一说一,不仅仅观众看的烦,毕竟天天都是这帮老头搁那里演,而且演的类型差不多,就是投资方也烦。
但烦也没有办法啊。
因为如果用新人的话,很多观众都不认的。
就像去年有一部电影《来者何人》用的就都是新人+戏骨,其中戏骨大部分也算是新人。
演技是挺不错的,但因为都是没有流量的演员,结果官v的宣传评论数都特么的没有超过1000,你要知道所有演员都有百八十号人。
流量惨淡,再加上《来者何人》的宣发也一般般,甚至这部电影属于中规中矩的那种,就是仿佛是一杯白开水,没有什么味,但是你渴的时候喝一下觉得也不错。
这就需要宣传来找准观众了,可是宣发却是走的是猎奇的路子宣传,结果口碑属于直接两极化。
再加上流量都没有,口碑两极化也没有出圈,所以这部电影票房连2000万都没有。
和《来者何人》同期的另外一部电影虽然质量远远不如《来者何人》,但因为用的是顶流,所以最终票房达到了1.5亿,而且话题也很高,甚至直接出圈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资本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导演扑街了,就放弃导演,演员扑街了,就放弃演员。
毕竟娱乐圈里就人多,而且在资本看来,电影就是属于金融产品,演员同样一个个都属于工具罢了,假如这工具不行那么就换另一个。
所以你看很多演员最后肯定会转向资本,甚至当老板,连杨田不也一样。
当然了,大部分演员是没有这个运气甚至是实力转向资本的,他们只会被资本当作圈钱的工具,用完即弃。
假如演员想反抗,那么像去年的洪娇娇还有前年的邓博,都属于想跟经纪公司解约,然后被毁掉的。
要知道整个娱乐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