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解释这种编程效率是怎么来的。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乔泽不喜欢用注释。
不说标准的注释了,提示性的注释都没有。
他上周也专门跟乔泽说过这个问题,毕竟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必须得会善用注册。
不过当乔泽很奇怪的说了句:“可我不是程序员啊。”
李建高便放弃了。
没错,这孩子又不是程序员,哪需要按照程序员那套规则来?
不过有一说一,李建高看过乔泽敲出的原始代码。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尤其是变量的命名自有规律。
这一度让李建高脑海中升起代码能有这个质量其实有没有注释都无所谓的感慨。
能迅速修补bug也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不会出现上周我写的代码只有我跟上帝知道,下周这代码就只剩上帝知道的窘况。
反正没有其他人参与到这个整体框架的设计。
所以,他没有再坚持,随孩子吧。
然后今天又被惊吓到了。
此时李建高看向乔泽,就好像在看当代牛顿、爱因斯坦、黎曼、高斯等等大神的综合体。
“那个,乔泽啊,你这框架都已经测试到这种程度了,你还在忙啥呢?”
“我在写一个模块,昨晚我看了一些乐理知识,想要尝试让我们的系统在情绪模块的辅助下,能够在合适的场景下,创作出合适的背景音乐,然后在恰当的时候播放。本来是想直接做个音乐库来完善这个功能的,但我了解了下,版权好像很贵。”
乔泽随口解释了句。
李建高又有些懵了。
意思是还要加一个音乐模块,合适的时候响起bgm,但因为版权太贵了,现成的买不起,最好能让系统拥有自己来创作的能力。这样就不涉及版权纠纷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