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刷刷声望,跟大佬们混个脸熟,也没啥不好的。
而且这次汇报的课题就是他申请杰青的课题——通过群表示论解决同调问题影响人工智能表象情感因素的理论基础。
也能算是对前段时间网络上的质疑做一次回应了。
多少能让自然科学基金专家组的面子上好看些。
一个课题有资格在诸多世界学术大佬面前做汇报,甭管前因后果,肯定是有价值的。
还别说,这个安排的效果其实也还挺不错的。
虽然对于诸多做数学跟物理理论的大佬来说,这个课题完全提不起兴趣。但有乔泽弄了个前所未有的报告会在前,其实反而能给不少人心理慰藉——起码能听懂大半了。
可惜的是,前排大多数人的心思依然没在李建高的报告内容上。
午宴时,当徐大江坦然承认乔泽给出的通解结果还没有经过超算验证后,消息已经在这些学术大佬之间传了出去,所以此时大家格外期待超算的验证结果。
所以在李建高做报告时,不少人都会不时的拿出手机跟人联系。
尤其是国内那两所顶级高校的教授们跟几位华科院的院士。
倒不是国际上那些大佬代表的顶级学术机构不着急,但要考虑到时差的影响。
华夏的下午已经美国的凌晨时分,他们也不能指望自家的那些信息工程师这个时间还能随时盯着超算的计算进展。
但华夏这个时候正好是上班时间,倒是可以时刻跟正在负责做验算的工程师联系。
尤其是张洪才。
早上乔泽刚公布了通解,他便第一时间发回了学校,并随时掌握着学校那边验证的动向。
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也很给力,好几位研究pde的数学教授都被叫去跟信息工程师合作,一起验证通解的正确性,甚至很任性的绕过了自家的超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