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已经得到了乔泽一定程度的认可,被当成自己人之一,但跟乔泽打交道始终还是件困难的事情。也不能说乔泽完全没成长,但性格终究是很难改变的。
现在起码不像之前那么寡言少语了。
解释问题的时候也更仔细了,如果换了以前,大概就是先这样,再那样,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别人还不敢问,问就是蠢。
徐大江想不到就因为他跑偏的思维又被乔泽记下了,这位院长大人思路很快又开始继续跑偏:“哎,这论文还是得发《数理新发现》啊,就是这找谁来审稿人呢?可惜了,陈老跟王老都去世了,找其他人来做审稿人,还是差点意思。哎……”
徐大江深深的叹了口气,显然是真的发愁,但眼神却不停地在乔泽身上飘着。
咋说呢……
即便他也觉得凸显中文的作用很重要,但这论文如果没有英文版,拿到国际学界去获取承认,还真就差点意思。
虽然乔泽的证明过程用到了超螺旋代数里面的数学工具,但这种数论难题的证明毕竟跟一门新学科不太一样。这真就是人类对质数认知的提升。
要说到证明了哥猜的意义,徐大江能说个一整天,诸如对数论的深化,甚至可能影响到计算机安全领域,随着对质数理解的加深,可能会影响到现在的数字签名跟加密领域。
但这跟一篇论文本身没有太大关系。
因为最重要的意义还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出的数学工具,可以给人启迪,用于研究更深入的数学,而这些又恰好都是超螺旋代数的研究范畴。
所以在徐大江看来,这篇论文可以直接发中英双语版本,直接首发在《数理新发现》的国际版上。
虽然徐大江话说的很隐晦,但乔泽显然第一时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怎么说呢?就好像演戏总是用力过猛一样,这位院长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