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江的暗示很明显,就差没把乔教授您尽管狮子大开口要编制,反正头疼的不是我,这句话直接说出来了。
当然其实乔泽也不需要这种暗示。虽然他自己对于编制这种东西并不在乎,但在西林工大这段时间乔泽已经大概摸清楚了整个科学培养跟研究系统的种种规则。
总的来说,现在博士生毕业要求是线性增加的。但就业的要求同样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高校跟研究所内部。
现在想进稍微好点的高校起步要求都是博士了,还有非升即走的紧箍咒。研究所招人不提供编制同样也是大势所趋,而且进去了想要晋升难度也极大。
这也导致了许多博士生哪怕毕业进了学校或者研究所,在关键晋升时刻看不到希望也会主动找个博士流动站做两年科研,然后重新找个单位就职。
这还是幸运的。
更多的博士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去处,直接呆在流动站混博士后的也不在少数。总之情况就是这么個情况,也不是学校不想给编制,主要是现在编制管理越来越严格,大家都要想要,但都没有。
总之,高校跟研究所里为了一个正式编制能打破头都不奇怪。
乔泽甚至能探究到徐大江的小心思。
数研所这边如果编制有富裕了,还能帮数学院解决一些问题。数学院想要快速发展,也需要一批高级人才做补充。编制每年不够分配总不能把以前所有教授都给踢了吧?更别提踢了也没用。
于是乔泽直接开口问道:“两百个?”
对于这个很激进的数字,一向保守的徐大江明显觉得乔泽太过保守了。
以乔泽对西工大的贡献,对西林市的贡献,对芯片、对高科技产业链、对材料学的贡献,只让徐大江觉得乔泽太过温柔了。
“这栋大楼未来说不定要承担数学博士流动站的功能,可以容纳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