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是一场较为简单的考量,好在结果还算不错。
一念及此,李宗本温言道:“朕年轻识浅,正需要李卿这样的忠耿之臣时常进谏,往后卿可时常入宫帮朕参详国事。”
“臣谢过陛下器重,必当尽心竭力,不敢稍有懈怠。”
李适之听出天子的言外之意,旋即行礼告退。
离开皇宫,回到李氏大宅,天色阴沉已近黄昏。
细雨止歇,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李适之先去锦麟堂向老父请安,只说天子召他入宫问了一些关于国丧的事情,随后便回到东苑书房。
临窗而坐,这位礼部左侍郎望着窗外的碧绿青翠,缓缓端起茶盏,品味着香茗的隽永芬芳。
他在宫中表现得几近无可挑剔,此刻脸上才浮现一抹疑惑。
其实他并不想过早卷入朝堂争斗,只要李道彦一天没有乞骸骨,他就可以凭借左相长子和锦麟李氏未来家主的双重身份,好整以暇地旁观那些风起云涌。
在他的计划里,等老父亲乞骸骨之后,才是他真正涉足各种风波的时机。
从踏入官场那一天开始,李适之就已经习惯这种无为之道,这些年他私下里只做过寥寥几件事,譬如以非常隐蔽的手段挑动三皇子争储,亦或是推动那四家门阀走上叛逆之路,以及很巧妙地对侯玉施加影响,让他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大抵而言,包括李道彦本人在内,这世上没人能摸透李适之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他在漫长的岁月里出手的次数极少,从始至终都隐藏在水面之下,即便出手也会小心谨慎地绕上很多个弯。
更关键的是,李道彦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旁人就算能察觉到李适之的能力和手腕都不弱,也不会绕过李道彦去盯着他的儿子。
只不过今日这场面圣,李适之已经知道自己必然会逐步走上台前。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