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他回到京城,局势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大齐立国近一百七十年,高官身兼数职的情况不算罕见,唯独宰执不在此列,盖因左右二相手中的权力很大,如果再让他们直接掌管其他部衙,对于朝堂的格局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许佐既然升任右相,肯定不能继续兼任御史大夫,只是殿内君臣没有料到他会如此坦荡地主动提出来。
李宗本的神情愈发温和,当初许佐和陆沉站在同一立场让他心中产生的芥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沉吟道:“爱卿不必如此急迫,御史台职责紧要,还需卿坐镇一段时间。”
许佐坚持道:“陛下,朝廷规制不可违,若不免去臣御史大夫一职,臣不能入中书。”
“好吧,便依爱卿之言。”
李宗本没有再勉强,顺势问道:“那在爱卿看来,何人可领御史台?”
许佐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当下毫不迟疑地说道:“禀陛下,臣举荐原淮州刺史姚崇。”
李宗本沉吟不语。
去年春天姚崇卸任淮州刺史,由吏部左侍郎宋琬接任,李宗本便趁这个机会将自己的亲信瞿弘毅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在李适之身边安排一颗钉子。
姚崇回京后没有合适的实职,便只领着殿阁学士之衔备咨待诏,以他的资历领衔御史台倒也没有问题。
李宗本原先打算将瞿弘毅提拔为御史大夫,如果能完全掌握这个监察百官的衙门,他对朝堂的掌控力会进一步加强,一如当年许佐为先帝提供的助力,与此同时瞿弘毅让出左侍郎的位置,可以稍稍弥补李适之在京察风波中遭受的打击。
李适之这段时间格外低调,李宗本不希望这位吏部尚书一蹶不振。
但是他必须尊重许佐的意见,而且姚崇做过封疆大吏,论资历远胜瞿弘毅。
一念及此,李宗本对薛南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