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要是能监考,又何必烦你呢?”朱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些寂寥之色,“前些日子你才说,咱们两兄弟齐心做事,现在大哥求你做点事,你还推三阻四的。”
朱钧除了苦笑还是苦笑,“行,我答应了。”
闻言,朱钰脸上这才多了一丝微笑,“好,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不要有太多压力,在凤阳你的威望可比我高多了。
再说了,你刚大胜而归,是最有资格监考的。
就算这些都没有,也没关系,你是咱弟弟,是大业的吴王,便有资格监考他们。
过两日的朝会,我会宣布这件事,你抽空和翰林院那些人碰个面,监考官也会在八月之前定下!”
朱钧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可大哥总不会害他,只是这样太过高调了,会不会太引人注目?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办法不错,自己如此高调的宣布监考,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天下,那些海匪必然也知道。
他们既然知道自己监考,必然不会想到自己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既不妨碍秋闱,也不妨碍剿匪,做好了都是锦上添花。
可就怕做不好。
一个秋闱,一个剿匪,这两件大事压在自己头上,让朱钧倍感压力。
本来还想好好偷个懒,现在也只能搁置了。
他回府后,急忙让人把前三次的找了出来。
仔细一看,这都是从四书五经里面扒拉下来的题目,而且为了别出心裁,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
大业严格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
这个圣人是谁?
朱圣人。
朱圣人以贯主张天理为本,要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