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就是了。联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吞下来的蛛网宙域给带上正轨,只能说将他们给拉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要想完全吃到发展的成果,还得再给时间发育发育呢,现在最多算是初尝果味,后面还得继续加大各种建设投资。
再把东方宙域给吃进来,哪怕他们的底子肯定比当初联盟接收蛛网宙域的时候好一些,但是要给他们相当于本土待遇的话,那成本还是很高昂的,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联盟还要担负蛛网宙域的发展建设的情况下,其实没有足够的力量,按照本土模式,再重点发展东方宙域了。
像是眼下这种,类似‘殖民地’的代管方式,或许更好。
联盟从东方宙域的税收上当然不赚钱,还得帮帝国征税。但是,落到各级政府上的税收收入,总计可有60%。
这部分,也是联盟代收的。
虽然是要交给宙域和星域政府,但是钱给归给,那怎么花,多少听点意见吧?要按照联盟所指明的方向去做吧?
更不要说,联盟的投资,双方的商贸,会赚取大笔的利益。
还不用担负类似本土的负担。
从当下赚钱的角度,肯定是这种模式更好的。
……
东方宙域的事情搞定之后,紧跟着《联盟计划补充协议》也终于签完了。
税额定了下来,从明年起,联盟缴纳的帝国税增长至2.5万亿,随后十年每年都再增长500亿。
钱方面,联盟让步的比较多,直接让到了底线附近。
不过,换来的东西也够了。
星际战士战团的名额批了三个。
全都是舰基战团,不给母星。
帝国也不想给联盟再免税了。
虽然是舰基舰队,但是舰船一艘没有,星际战士种子也就一个团拨了一百个——就只有种子,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