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
段老师对此不太乐观,他这些天也在想办法找人,打算采购几台缝纫机,可是都没能找到。
韩七月很清楚,缝纫机算是紧俏物资,不要说成批购买,就是一台一台购买都不容易。
这件事,她不是没想过,要不是这段时间受伤,她肯定已经着手解决了。
“这件事我再想想办法,辛苦段老师了。”
“我也帮着再找人想想办法,韩七月同学,你不用同我客气,你这也是为了咱们学校。”
学校现在有多么艰难,段老师很清楚。
有了校办工厂,不光学生会的经费能解决,多少可以给学校贴补一些。
当然了,段老师也不是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小小的厂子里。
京航这么大的学校,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校办工厂能贴补起来的?
但这条路,如果能成功走下去,或许就能走出另外一条不同的路。
韩七月当天就去邮局打电话了,她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看的邮局里的大姐都十分惊讶。
电话费这么贵的,可是这个小姑娘一口气就打了这么多电话,要二十多块钱呢。
韩七月却觉得,自己已经在尽量的用简短的话语说了。
要不然,今天光是打电话,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用。
这么多的钱花出去,说不心疼那是假的,韩七月心疼的很。
但不管怎么心疼,该花的钱害的花出去。
好在,事情有了进展,这些钱不算白花。
赵书记答应帮忙给弄十台缝纫机了。
发展初期,有十台缝纫机,已经很不错了。
韩七月十分满意。
而且,布料梁厂长也已经答应直接托运过来。
上面有赵书记的运作,下面有梁厂长兜底,大部分的问题都解决了。
剩下的都是好解决的问题。
招收工人,设计样式这些问题,韩七月觉得,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