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晋末长剑 > 集中解答一些问题

集中解答一些问题(3 / 7)

桑麻织布,主要穿皮裘,食物中存在大量牛羊乳、肉类。

第三,匈奴的军事。

有些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兵要一直养着。

事实上,在唐玄宗时期开始大规模募兵(职业化)以前,中国一直是少量募兵+大量征兵的形式。

什么是征兵?

就是从地里拉来农民打仗,打完仗解散,回去种地。

下次需要打仗时,再把你征发起来。

但募兵呢?

募兵是有军饷的,有一笔庞大的维持费用。

开启大规模职业化募兵的唐朝最多时有多少兵?

唐玄宗天宝十节度的兵力数据摆在那里,光一个范阳镇就九万人,当时全国大约56-60万军队。

但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军队,并不完全脱产,还有一部分人是屯田的。

有书友提到怛罗斯之战,其实高仙芝没多少兵。

整個安西四镇,也就两万余兵。

他当时应该是挑选了几千或一万兵——不可能全部调走,地方要驻防——然后又征发了“土团乡夫”(农闲时操练的农民)一万余人,凑足了两万唐军(1万以内的正规军+1万多土团兵)。

另外,他还征发了蕃部丁壮五万人——葛逻禄、突厥种部落。

再回到唐代兵力。

到了中唐藩镇割据时期是多少人呢?

穆宗、宪宗时期都有宰相汇报,九十九万余人——具体数据我上本书写过,记不清了,99万7千多还是8千多的,精确到了个位数。

宰相的正式奏疏,精确到个位数,做不得假,至少兵籍文册上有这么多人,财政预算也要按这么多人来制定。

唐三百多州,每个州都有州兵。几个州组成一个藩镇,有镇兵、牙兵。

一些重要地点,还有县镇兵。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士兵们不愿意屯田了。

除了少数边远军州,物资转运困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