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晋末长剑 > 刘裕灭南燕之战

刘裕灭南燕之战(6 / 7)

—注意,是“完全截断”。

一般而言,大军出动,会随军携带至少一个月所需的粮草,有的甚至囤积足够三个月的粮草后,才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所以,不是你截断粮道后,人家就立即断炊的,但会引得他们军心动荡,并且试图重新打通粮道。

很显然,石勒没法截断白沟水,那就注定他只能在粮道上制造麻烦,不能产生致命威胁。

刘裕在获得南燕地里成熟的粮食后,已经不需要粮道了,他甚至派人通知南方停止转运,“就食齐土”。

主角时空马上八月,粟麦成熟,随意收割,也不存在粮道制约了。

另外,历史上今年河北粮食匮乏,襄国一升粮值银一两。

这两年也没有什么灾害,应该就是打仗打多了,消耗大,导致不事生产的城市粮价畸形上涨。

所以石勒没什么余粮。

他利速战,不利久持。

在主角攻克长乐后,石勒返回了邺城,于是派冀保在安阳阻击一下,给他时间征发更多的士兵,筹集更多的钱粮。

于是最终战场定在邺城。

这里额外说一句,很多人不考虑后勤就算了,属于老生常谈,毕竟起点大部分写历史战争的作者也不考虑后勤,但连士气也不考虑就很奇怪了。

夫战,勇气也。

没有士气,大头兵们告诉你什么叫一触即溃。

临朐之战,南燕是进攻方,辎重一丢,慕容超士气清零,单骑出奔,然后将士士气清零,招致大败。

其实刘裕攻克广固后,南燕大军并未遭受毁灭性打击,铁骑仍然众多,但为什么城池一个接一个陷落?人心、士气啊。

真以为士兵、军官是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啊?

谁那么贱,非要为你死战?你对我有多少恩义?我们来算算,恩义足够,死战也不是不可以,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