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超过成年人的大型鳕鱼随处可见,大唐的渔船出海作业一个月就能捕捞两万多条。不少渔民凭借捕售鳕鱼而发家致富,成为了大唐的“鳕鱼新贵族”,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你问为什么能跑那么快?一个月就能从泉州出海到纽芬兰一个来回?那就得问问神奇的海螺……神奇的李清了。
总之,鳕鱼在天佑朝,完全属于是降维打击。只需要五个铜元,就能够享受到用厚油炸过的肥美鱼肉,若是再加上两个铜元,还可以加上一份用油炸过的薯条。
这个年代的人,可是相当缺油水的。油水不够,吃饭吃的就多;反之,油水充足,吃饭就吃的少。有的工人吃过一次后,发现一整个下午干活都充满力气,口口相传之下,也便不再去省那几个钱,每天中午,就围在炸鱼薯条的店中,吃个油饱。
晚上下工回家,还能带上一份炸鱼薯条。最近开展第二份折扣的活动,只需要再添上三个铜元,就能够再买上一份炸鱼和薯条,带回家让全家去享用。
总体算来,两份炸鱼薯条只需要十个铜元。而上工一天的工钱就有足足五十个铜元。剩下的甚至还可以去扯上几匹便宜又舒适的布料,让自家婆娘裁上几身衣服。
长安城百姓的日子算是旧貌换新颜,再也不复前些年那种苦哈哈,一块铜板恨不得劈成两半花的穷酸样子。现在的一个个,简直阔气的很。
在建设长安城民居的同时,还兴建起了十几座小学。正好贞观年还有一部分师范生正愁就业,于是便全拉到了天佑朝,让他们去教授天佑朝的孩子们。
听说上学不用花钱,家长们欣喜若狂。房玄龄趁热宣布一项政策,只要在工地上做工的,孩子都享受优先入学的权利。
这项政策一经公布,更是引起一阵热潮。甚至于那些个绷着自己是“名门望族”的破落户,都参与到了兴建长安的工程当中。
还在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