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所有的院士都要到现场,只有被抽到的才有投票权,
如果被抽中了,又实在脱不开身,也可以在线上进行不记名投票。
但这次被抽中的钟维坚院士,却被通知必须来到现场,
除了他,整个east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不管有没有抽中,甚至有些不是院士的,也都被通知过来燕京。
在院士评选大会上,钟维坚也和其它聚变项目的负责人私下简单地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east其实并不是個例。
几乎所有可控核聚变的国际合作项目,都被要求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
至于华国自己搞聚变堆,则更加简单粗暴了。
甭管是托卡马克、仿星器,还是箍缩装置,直接就是全面暂停!
钟维坚立即就猜到了在院士大会之后,肯定还有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
国家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将会有重大的调整!
这让他们这些从事可控核聚变的人,都感到有些提心吊胆的,
认为这是要大幅度削减可控核聚变的预算,甚至是直接砍项目的节奏……
这种事在国际上,其实也正在发生。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
在启动初期,这个项目的预算仅为63亿美元,原本计划在2016年完工,
但随着项目的进度不断延期,现在预算已经增长到了220亿美元。
而且随着开工效率越来越低,工程进度的延期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这意味着220亿美元预算,也只是‘现在’的预估,以后肯定还会不断地增加。
预算不停翻倍也就算了,关键是工期已经延误快十年了,完工的日期还遥遥无期,俨然已经成为了超级无底洞。
《科学m国人》在一份报告中就披露了这一情况,认为全球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