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而人类目前已知的元素中,质量最重且没有放射性的元素是83号元素bi (铋),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
比铋更重的元素基本都非常不稳定,会以极短的时间往原子序列更低的同位素衰变,同时产生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等放射性物质。
核裂变就是这个原理。
而这些超重的元素,基本都是通过离子对撞机撞出来的,并且越重的元素停留的时间越短,目前已知最重的元素是118号元素og,它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半衰期非常仅为0.9毫秒。
因此科学家一直都认为,超重元素是不可能稳定存在自然界当中的。
当然,这种拿不出证据的事情,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
m國著名化学家格伦·西奥多·西博格,一位发现新元素就跟喝水一样的诺贝尔化学奖大佬则是主要反对者之一,并且提出了稳定岛理论。
稳定岛理论认为,具有“幻数”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化学元素将会特别稳定。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意味着人类已知的元素,其实只是元素海洋中的一座岛屿,而像铋这样的稳定且超重的元素,则像是海边礁石,
而在岛屿的对岸,还存在着超重元素岛,在那里超重的元素是稳定存在的。
汉斯國物理学家迈耶和延森等人通过幻数的‘规律’,建立了一个原子核壳层模型,并且断定这个超重的元素岛,可能就存在126号元素附近,那将是一个放射性超铀元素的稳定岛。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粒子对撞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寻找新的元素,不断提高对撞的能量等级,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登陆这个可能存在的超重元素岛。
只不过随着元素的相对原子重量越高,越来越不稳定,想要用对撞机轰碎原子核找到超重新元素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