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大。
午休时间,他坐在电脑前面,打开word文稿,开始写一篇综论。
题目叫做——个人ip时代发展史。
没有副标题,因为这是一篇全面总结,从网红的雏形程琳、犀利哥,再到有意识主动博出位的一代网红芙蓉姐姐、凤姐、后舍男生,一直总结到第五代的弱标签情感型ip。
其中,开头和结尾最难写,因为苏淮了解得不多,必须得从看过的专业文章里慢慢发掘。
网红雏形,程琳犀利哥是草根意外爆红,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
一代网红,代表是芙蓉姐姐和凤姐,有意炒作,基于扮丑博出位的逻辑得到短暂热度,缺乏商业变现能力,但是得到了扩展边界的机会。
然后凤姐直到40岁仍在给人洗脚美甲,但芙蓉成功转型企业家,早已财富自由。
这就是机会有限的前提,下个人能力所导致的分岔路。
二代网红,雪梨张大奕等等,基于微博的崛起,用各种各样博眼球的逻辑来聚集粉丝,以广告或电商引流的模式来进行变现。
三代网红,从冯提莫到papi酱再到pdd、郭有才甚至薇娅李佳琪李子柒,都算在其中。
跨度极大,基于视频和直播的兴起,是个人ip成熟化的开端。
四代网红,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标签、专业化、内容型个人ip的成熟期。
最显眼最瞩目的是董宇辉,但其实老俞也可以算进去,包括后期下场经营个人ip的好多企业家、专家学者、细分赛道的内容型素人,比如金老、温老、张三、听风的蚕、爽文七哥等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b站有很多宝藏up主并不算“有效且成熟的个人ip”。
不露脸,不建立个人标签,不和粉丝直接沟通,导致他们只能算是工作室型知识博主。
五代网红,这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