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了“壮烈殉国”的一幕,只希望激情华国仁人君子的同情,放弃征讨高丽。
如果是过去,高丽这一招可能会有用。
当初姜丰提议征扶桑的时候,就有不少老学究严词反对,说什么“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则修文德以来之”;而姜丰征暹罗的时候,更是被人指责“无端对藩属国开战,不合王道”……
姜丰听了吗?没有。
该打哪里就打哪里。
有了这样的例子,后来征天竺、打北美,都没有人啰嗦了。
满朝文武已经习惯了我朝不断的对外开拓,现在岑家征高丽,更不会有人置喙了。
爆炸案发生后,皇帝把锦衣卫指挥使傅冲派到高丽“督军”,以避风头。
岑泽和黎思安率领大军穿过辽东,直抵鸭绿江。
此时高丽京城在半岛的中部京畿道汉城府,思及边境有鸭绿江高地、盖马高地等天险,山高林密,又派有大军阻挡,高丽君臣稍稍安心。
只要拖到冬天,有冰雪为阻,说不定敌军就撤兵了。
岑家大军抵达鸭绿江高地,与高丽兵马酣战。
岑泽作为威国公世子、北军四镇统帅,实际上只是个官二代,没指挥过前线战争,此时很识相地把指挥权交给了黎思安。
“傅大人,锦衣卫有没有高丽的地形图、驻防图?”黎思安询问傅冲。
锦衣卫不是监察地方、无孔不入吗?对藩属国有没有监察?
傅冲神色尴尬:“没有。”
他们已经好多年不对外监察了。
陈璋在的时候,还亲自带人到扶桑、虾夷、北美等地,也派人下南洋、渗透高丽,确实有收集到一些情报。
后来陈璋去北美,带走了一些自己的亲信,扶桑、虾夷暗探都在陈璋手里。傅冲上任后,又清理了陈璋留下来的一些人,自己把南洋、高丽的耳目给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