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没有多少归属感,对朕更说不上忠心。”
说到这里,皇帝的语气还是有些黯然。
道理是明白,可想到乱臣贼子一窝窝,还是挺扎心的……尤其是那个姜媛,皇室对姜家不薄,敕封她为郡君,她的母亲为国夫人,怎么她一点忠义之心都没有呢?
只能说,是天生反骨了。
皇帝不愿意去想,是太后的种种行为把姜家逼得越来越远,是他的防备忌惮让姜家不得不寻后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虽英明,却也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臣子的心。
萧璟忙安慰道:“父皇,世人本来就是愚者众、智者稀,既不能为我所用,也不必可惜。天下之大,愿意为皇室效劳的人才不知凡几!真要说起来,儿臣更可惜大夏的黄金。”
所谓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名义,不过是面子关系,丢了也就丢了,金子是实实在在的。
这个国家要高速发展,更是离不开金子。
父子二人又商议了一回蒙古的金矿,甚至探讨了一番发行纸币的可能性。
金子的作用是货币,那么以纸币为货币呢?如果国内通行纸币,民间少用黄金,黄金就能集中到国库,成为国家储备……
关乎这个国家未来前进道路的许多事情,在未想清楚之前,皇帝不能拿出来内阁共议。
那些朝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一个不好就把好事办成坏事。
但他却能拿出来和太子商议。
儿子长大了,终于成了他的左臂右膀。
至九皇子萧玮后,宫中再无小皇子出生,如今这些皇子中也没有比萧璟更出色的。皇帝认清了这个现实,渐渐愿意放权给太子。
这也是因为权臣势大,只能父子齐心了。
中午,皇帝又留了太子用饭。
后宫妃嫔听说此事,也麻木了……事到如今,谁还能和太子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