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解决?谈何容易啊。除非……除非能找到法子,让那些年轻医生能安心留下来……否则,调来再多的人,最终也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院长的话,再次点醒了李若男。
没错,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缺钱、缺设备,更关键的是缺人,是留不住人!
而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是发展空间有限,是看不到希望!
仅仅依靠行政命令调配医生,是治标不治本的。必须找到一种长效机制,一种能让乡村医生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能让他们看到职业前景和希望的机制!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李若男的脑海中,开始隐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离开了令人心情沉重的乡卫生院,李若男并没有立刻返回县城。
老院长那番关肺腑之言,如同重锤般敲击着她的心房,让她意识到,仅仅解决眼前的缺医少药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到一条能够标本兼治、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
她决定,再次深入村里,更全面地了解村民们的生计和诉求,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和契机。
在乡干部的陪同下,李若男来到了下溪村的村委会。
村委会设在一间还算宽敞明亮的平房里,墙上挂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标语,但屋内的陈设依然简陋。
得知县招商局的李局长要召开座谈会,了解大家的需求,附近几个村子的村长、支部书记以及一些村民代表,都陆陆续续赶了过来,不大的会议室很快就坐满了人。
看着眼前这些面容淳朴、眼神中带着几分期盼又有些拘谨的乡亲们,李若男的心情有些复杂。她示意大家不必拘束,开门见山地说道:
“各位乡亲,各位村干部,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我们县里非常重视咱们百草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