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同县同乡,甚至是同族同村,他们的社会关系密切牢固,战斗非常勇敢、顽强,不怕牺牲。
对于西军将士来说,抗击西夏就是保卫家乡,因而参军打仗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加上名将辈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奖赏往往非常丰厚,故而西军常常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里,做大迂回穿插机动作战,颇有汉唐盛世雄风!
第三个,西军及其所处关陕尚武成风,很多家庭数代都在西军终身服役,全部的身家性命和财产都在西军军营,父亡子继,生生不息,很多男子活不过三十岁,如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描述的那样,西军中一堆年轻的寡妇聚集而居随处可见,相依为命,互相照顾。
需要说明的是,西军来源较多,不全是汉人将士,也有很多吐蕃和羌族士兵,还有当地厢兵、乡兵、猎户等,是一种军事联防机制,但是战斗力核心是关陕青壮组成的西军。
这支军队,在本土战斗,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他们甚至能做到老弱妇孺皆可上阵杀敌。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西军这些年一直南征北战,他们的战斗经验极其丰富,远非一二百年不闻战斗的其他宋军可以相比的。
有这样的西军顶着,田虎和王庆那里,短时间内应该翻不起太大的浪。
而身经百战的童贯已经率领赵宋王朝最能打的军队南下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短时间不能剿灭方腊、方百花,也不至于让东南的义军北上威胁赵宋王朝。
这么一看,真正能给赵宋王朝造成致命威胁的只有江鸿飞了,毕竟,水泊梁山也好,山东、河北也罢,离京畿地区实在是太近了。
宋宣和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赵佶王朝的重臣都在侍班阁子里相聚。朝鼓响时,各依品从,分列丹墀。拜舞起居已毕,文武分班列于玉阶之下。
赵佶沉声道:“江衍此寇乃是腹心大患,不可不除。谁与朕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