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潮说的不错,前世的英伟达tegra 4就是4+1颗cortex-a15大核,翻车了。
而6个a53小核,主打一个省电,性能也够强。
轻应用一两个小核就够了,重度应用四颗cortex-a53也够了,几乎用不到六核全开。
“好,那鲲鹏700的cpu,就按照6核cortex-a53设计,主频升级到2g赫兹。”王逸直接拍板。
“这没问题,鲲鹏510四个cortex-a53,再加两个cortex-a53就是鲲鹏700,六核设计没难度。”乔治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
“至于gpu部分,目前进展顺利。明年高通新旗舰的adreno 330 gpu必定更加强大,mali-t604也压不住,为此我们采用了更强大的mali-t658。”
王逸很是赞同:“mali-t658不错,可以一到八核,你设计得几核?”
“mali-t658 mp4,四核应该足够碾压高通下一代的adreno 330 gpu了,若是再多了,我还是担心功耗问题。等下一代,可以继续提升。”
王逸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这么整。”
做芯片,够用就行,最忌讳贪心冒进,导致翻车。
英伟达代代翻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鲲鹏700,六核cortex-a53 bsp;2.0g赫兹,mali-t658 mp4四核gpu,足够吊打高通800和高通801的cpu、gpu了!
唯一不如的就是没有集成基带。
随后王逸看向张潮。
张潮道:“鲲鹏900的关键是集成基带,因此cpu和gpu部分和鲲鹏700一致,不做任何改变,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基带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