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并非是在东面的潼关。
毕竟中原同样也在后赵的手中,除非洛阳、弘农等地丢失,否则是不可能有敌军从潼关杀入。
况且,后赵定都邺城,朝廷位于关东,而潼关是关西用来防备关东的险隘,因此,后赵严格限制潼关的防御,仅有数百人屯驻,战斗力甚至不如杜家部曲。
因而,当杜家兄弟抢占城门,率领着八百部曲杀入潼关之后,潼关守军很快就被杀散,或死或降。
一场激战过后,杜郁精疲力竭,但他来不及休息,赶忙吩咐杜胄:
“快些在关城东面竖立旗帜,务求虚张声势,以吓退来犯之敌!”
杜胄赶忙应下,依其兄之言行事。
而杜郁则派人往长安向桓熙报捷,同时催促后方的援军加快赶路,前来增援。
不久,就有一支骑兵经由五里暗门来到麟趾原,出现在潼关外。
正是由王朗所派遣的先锋。
城墙上火把通明,晋国旗帜在火光中迎风飘扬。
赵军将领惊骇不已,他喃喃道:
“莫非关中已经陷落。”
敌情不明,这员将领不敢擅自进攻,赶忙派人走下麟趾原,快马返回向王朗请示。
而此时,杜郁、杜胄兄弟二人也在紧张的注视着城外的这支赵军先锋。
大战方休,已经是强弩之末的他们实在没有体力再投入到一场攻防战中。
不过只得庆幸的是,敌军似乎并没有步战攻城的准备。
二人提心吊胆的过了一夜,清晨时分,王朗统率大军来到潼关外,望着立满旗帜的关城,皱眉不语。
此前作为先锋的将领问道:
“将军,如今潼关被晋人占据,不知关内是何情形,是否还要继续夺关西进。”
王朗沉默良久,并未立即回复。
此番石遵命他率领两万精骑驰援关中,看似是要帮石苞击退晋军,实则另有命令。
与给麻秋的密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