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131 以人为镜

131 以人为镜(4 / 6)

秦、梁三州先后征发二十五万人,不分男女,全扑在修整道路上。

工期为三个月,由于百姓每年只要服一个月的徭役、劳役,因此二十五万人被分为了三个批次,在官道上干满一个月,才能返家。

虽然桓熙允许输庸代役,也就是缴纳绢布,以免除徭役、劳役。

但总会有人舍不得再多缴一笔钱,宁愿来官道上干一个月的活,毕竟给桓熙服徭役、劳役,他也不会把民众往死里用。

况且,各地百姓,修的、铺的,都是自家附近的官道,最终自己也能因此受益。

当然,也有更多的民众选择输庸代役,空出时间,在农闲之余,织布做工,或者干些小买卖。

否则桓熙治下三十万户,又怎么可能只征发来了二十五万成年男女。

由于桓熙鼓励生育,尤其是成年男丁,即使你尚未成家,租调都是按照一夫一妻来缴纳。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规定,单身男子还是能够承担起赋税,只是盈余相较来说要少了许多。

而对于女性来说,汉晋以来的晚婚税也得到了保留。

因此,桓熙治下的青年男女在成年之后,结婚意愿还是挺高的。

桓熙回到椒房殿,谢道韫正在等着他。

见桓熙进门,她把桌上几张写满字的白纸向桓熙推了过去,问道:

“莫非夫君一直以来,是在临摹太后的字迹?”

桓熙暗惊,拾起一看,这不都是自己平日里临摹字迹留下的废纸么。

但桓熙终究不是寻常人物,只见他气定神闲的反问道:

“我临摹太后字迹,以作将来矫诏之用,有何不可?”

一番话说得理直气壮,只是从未听说过矫诏还得专门临摹字迹。

大部分情况下,诏书都是由人代拟,并不一定非得由皇帝、太后手书,只需他们用印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