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的动作,将凉军的注意力全都给吸引了过去。
突然,凉军将士听见身后传来一发尖锐的响箭,顿时,身后传来人马嘶喊之声,重重的马蹄声震耳欲聋。
“有埋伏!”
张祚大惊。
从凉军身后杀来的,正是谢艾麾下的两千骑卒。
而桓熙也随即下令,让晋军枪骑驱策战马向前,发起冲锋,与谢艾一同夹击凉军
凉军不知该迎击前方的晋军,还是回身与身后的谢艾交战,如果凉军是由殷浩指挥,可能就此一败涂地。
毕竟在局势危急的时刻,将士们不担心主帅下达错误的指令,而是害怕主帅下达不了指令,没有人指挥他们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
但张祚还是保持了镇定,他命部将张玲率领一军回身作战,自己则亲率主力迎击桓熙的枪骑。
当凉军被一分为二之时,张祚的身后又突然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
“福禄伯在此!尔等已中埋伏!何不早降!”
仅仅就是两千人的一嗓子,硬生生将一万凉军精骑喊得士气低沉,阵脚大乱。
谢艾在凉军中的威信,可以用桓熙与匈奴弓骑作比较。
如果刘务桓、刘阏陋头叛晋,桓熙领兵征讨,两军对阵之际,二人的弓骑突然得知对面是桓熙担任主帅,只怕也会未战先怯。
而刘家兄弟麾下的弓骑只是追随桓熙打了一场狼山之战,就对他推崇备至。
谢艾更是领着凉州将士将后赵十余万大军当成了经验宝宝在刷,谢艾在凉军中的威名,更甚桓熙之于匈奴弓骑。
这也就是为什么,哪怕张祚依然占据兵力优势,而且凉州精骑战斗力不容小觑的情况下,桓熙仍然笃定,只要将张祚引出了城,此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福禄伯在此!尔等已中埋伏!何不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