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式之的脸色难看至极,就在沈赤黔犹豫是不是应该亮明身份的时候,只见温式之拂袖而起,气冲冲的离开了酒肆。
沈赤黔赶忙追了上去,走出酒肆大门,沈赤黔劝慰道:
“温公息怒,我这就派人通知官府前来抓捕,胆敢对太后不敬,酒肆里的这些人,一个也别想逃走。”
然而,温式之却摇头道:
“不过是些无知小民罢了,又何必与他们计较。”
经此一事,温式之也彻底没了游兴,与沈赤黔离开东市,径直回去金陵馆。
金陵馆内,温式之独坐厢房,叹息道:
“司马氏坐拥天下已有九十年,如今,只怕真要作古了。”
毫无疑问,酒肆中发生的事情,给了温式之极大的冲击。
他当然知道桓熙在关中深得人心,但实在没有想到,北方民众对于晋朝的归属感,居然淡薄到了这种程度。
许久,温式之取来纸笔,为正在交州担任刺史的兄长温放之写信,向他道出自己在长安的见闻,信中写道:
‘依弟所见,晋祚不长,桓氏当兴,愿兄长慎思明辨,谨慎行事。’
此前,朝廷授予桓温录尚书事、假黄钺,加督司、并、冀三州诸军事,同时要求桓温放弃交、广二州的军权,但被桓温推辞,宁愿不领这道恩旨,也不肯交出二州军权。
可以想见,交州、广州的归属,将是未来朝廷与楚国争夺的重点。
而广州刺史谢奉与交州刺史温放之的态度,则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也是桓熙为何要对温式之以礼相待的原因。
广州刺史谢奉出自山阴谢氏,属于陈郡谢氏的一支,但早在两汉时期就迁来了会稽郡山阴县,谢安隐居在会稽山阴,除了这里山水秀丽之外,未尝没有与山阴谢氏亲近关系的意思。
沈赤黔回到未央宫,立即向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