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规模,掩人耳目。
阳骛历仕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三代人,早在慕容廆时期,就已经出任辽东太守,慕容皝继位,即为左长史,堪称慕容氏的元老重臣。
慕容恪与慕容垂的谋划,自然没有背着他,慕容恪离开,哪怕军中还有不少宗室大将,但看顾济水大营的重任,还是责无旁贷的落在了作为副将的阳骛肩膀上。
阳骛肃容道:
“太原王无需挂念济水大营,营中粮草充足,大王离开后,我必严守营寨,不给齐人可乘之机。”
然而慕容恪却变色道:
“不可!倘若坚守不出,段龛必知其中有诈。
“我走之后,阳令君便可率军北返,段龛定然尾随在后。
“阳令君当小心谨慎,将士覆甲行军,每日四十里而止,不可操之过急。
“段龛不知我已离开,又见我军行动缓慢,他必定以为,凭这般速度,不等我军渡过黄河,姚襄只怕已经得手。
“而段龛畏惧我军势众,所求者,不过是拖延我军的脚步罢了。
“因此,段龛只会尾随袭扰,不敢在后掩杀。
“在此期间,段龛定会与姚襄互通消息,姚襄知道我军每日行军不过四十里,误以为我在短时间内难以回援,自会抓紧时间猛攻邺城,对援军毫无防备,这正是我取胜的机会。”
阳骛恍然大悟,他笑道:
“太原王奇兵天降,姚襄必败无疑。”
慕容恪并没有阳骛这么乐观,毕竟姚襄征战多年,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败绩,在他看来,称得上是一位劲敌。
自己已经将能做的都做了,至于计策能否奏效,还得看姚襄是否会被蒙骗过去。
当夜,慕容恪领着数百亲骑在夜色的掩护之下,秘密离开了济水大营。
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少了几百人而已,自然不会引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