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73 举族相投

273 举族相投(1 / 5)

桓熙翻越阴山,但是并没有走远,就在峡口以北安营,而镇守鸡鹿塞,保障桓熙退路的,则是益州刺史周抚的嫡长子,周楚。

阿满与幼娘的婚事早已经定了下来,如今周楚在桓熙帐下听用,他的兄弟们则在楚国为官,可以说,周家与桓氏已经深度绑定。

否则桓温、桓熙又怎么放心让周抚镇守益州这么多年。

当然,益州并不属于楚国、梁国,而是晋室的领土,周抚身为益州刺史,他的去留,该由朝廷来定。

但也正是因为有桓温、桓熙的支持,周抚才能在益州刺史的位置上稳如泰山。

自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灭亡成汉以来,周抚已经坐镇蜀地九年。

周抚并没有治理地方的才能,但他有自知之明,也懂得萧规曹随,桓熙、王猛在北方颁布什么政策,他便会不假思索的移植到蜀中。

偶尔会闹出不能因地制宜的笑话,但总的来说,蜀中这些年民生安定,汉人与獠人和睦相处,又恢复了往日天府之国的景象。

只不过,蜀中的财富注定过不了桓熙的手,毕竟益州是桓温打下来的,周抚虽然与桓熙关系友好,但却是桓温的下属。

同时,益州的钱粮经由长江走水路送去荆州,总要比走蜀道运往关中更容易。

三峡再难,还能难得过蜀道。

当然,这些事情不是桓熙应该操心的,在老奴撒手之前,他可享受不到益州的发展成果。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九月十六日,按照原定计划,桓熙早应该踏上归途,但为了接应贺兰部南下,他终究是耽搁了时间,料想班师回去长安的路上,必定是风雪载道。

好在有过冒雪进攻凉州的经历,桓熙身边的近卫义从倒也能够适应在雪地里行军。

至于百保鲜卑与跟随桓熙出塞的弓骑们,到时候自然是要被留在河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