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等河东士族拥有部曲私兵,因为河东郡地处与燕国、虞国交锋的最前沿,桓熙需要民间武装为自己提供帮助。
至于关西,那地方被桓熙经营得固然金汤,四周即使有敌寇,也很难打得进来,对于桓熙来说,关西士族也就没有了拥有部曲的必要。
如果有朝一日,河东郡从前线变成了后方,那么闻喜裴氏、解县柳氏、汾阴薛氏等士族招募部曲的权力,同样也会被桓熙剥夺。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桓熙一直觉得,在自己的治下,军队就只能姓桓。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十月十一,桓熙冒雪回到了安邑,而刘阏陋头、索遐的五万援军,如今也来到了安邑县待命。
刘阏陋头、索遐本来是驰援河东战场,没想到他们赶到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
只能说,世事难以预料,桓熙也没想到自己钓鱼,没有等来慕容恪,却生擒了李威,从而迫使慕容恪退兵。
否则的话,双方可能真的要打一场持久战。
前来迎接桓熙的众将,尽皆面带喜色,唯独朱序,实在笑不出来。
“末将未能看住吕婆楼,致使虞军突围,又遭吕光阻击,臣乃败军之将,还请梁公责罚。”
朱序自责道。
桓熙注视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朱序,却是摇摇头,不见有责罚之意,他上前将朱序扶起,说道:
“这不是次伦你一个人的过错,是我疏忽大意,中了苻坚的诱敌之计,才给了吕婆楼突围的机会。”
不同于苻坚将河套战败的责任推脱于为了李威不能击退桓熙,只得班师回援。
桓熙主动将过错揽在了自己的身上,这不等于说是桓熙比苻坚更有担当,而是二人所面的局面不同。
苻坚得位不正,因此需要立威,不能失败,因此,也就不能承认失败。
至于桓熙,他在梁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