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358 父子之情

358 父子之情(2 / 6)

邓遐有消息了吗?”

权翼闻言,回答道:

“臣正有河套的军情想要禀告梁公,邓将军去往代国劫掠一番,将代国的军队诱回国内,而后西行,目前与谢尚书(谢艾)汇合,已经安全回到了银川。”

桓熙又追问起此番劫掠的缴获。

权翼摇头道:

“邓将军为了引诱代国军队回援,沿途大张旗鼓,并未隐瞒消息,代国各部纷纷远遁,并未有所斩获。”

桓熙闻言,略微有点失望,但他也明白,自己这是在得陇望蜀,邓遐能够拖住代国的五万步骑,不使其南下跟随苻坚增援河东,便已经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子良,你去告诉索遐,待他回去银川,加紧战备,大量向民间收购牲畜。”

桓熙沉声道。

权翼一怔,问道:

“梁公是准备在明年春耕以后,由河套发兵?”

桓熙颔首,叹息道:

“只能走河套呀。”

如今燕国控制了轵关陉,桓熙如果由蒲坂东出,从河东郡北上,一旦深入太原盆地,燕国随时可以由轵关陉出兵,切断桓熙的粮道,与苻坚一南一北向梁军发动攻势。

因此,出于安全考虑,桓熙只能选择从河套出兵。

同时,走北线还有一个优势,便是能够就近征召河套胡人。

桓熙不打算直接进攻并州。

晋阳四塞为国,哪怕是从河套发兵,也难以轻松的突破北面关隘。

他心中早有计划,将要进攻盛乐,逼迫苻坚前来救援。

这也是桓熙为何要让索遐多准备牲畜的原因,效仿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驱赶着牲畜作战,如此,就不必担心粮道的安全。

苻坚当然可以选择固守雁门关,坐视桓熙进攻代国,然而,当桓熙占据代国都城,其子拓跋寔也就真正成为了名副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