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族垄断官职,固步自封。
“阿满,取士之道,应该重才,而非门第。”
桓熙是真的不放过任何能够教育阿满的机会,毕竟自己如今再怎么辛苦,将来的家业都要交到阿满的手上,继承人的教育,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王猛闻言,深有感触道:
“有赖梁公唯才是举,否则,以我的家世,只怕难有出头之日。”
不等阿满说话,桓熙笑道:
“《史记》有一言: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即使没不曾遇见我,也会有人慧眼识珠。”
王猛长叹道:
“若非梁公,臣只能屈身事于异族。”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没有桓熙,王猛即使南下,因为出身低微,他很难得到重用。
桓熙见状,对阿满道:
“倘若我以门第取人,必定会错过王先生这样的大贤,岂不可惜。
“假使王先生并未得道重用,愤而出走,将来执掌燕、虞之朝政,为父等于是斩下了自己的臂膀,而替慕容儁与苻坚安上,悔之晚矣!”
阿满当然清楚王猛的才能,他正色道:
“父亲叮嘱,孩儿铭记在心,不敢忘怀。”
桓熙欣慰的点点头。
不管未来如何,至少阿满的态度从来都是挑不出毛病的。
桓熙又看向王猛,方才一番对话,又让他想起一件早已搁置的事情:
“先生,我看如今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迈出以才取士第一步了。”
桓熙说的以才取士,并非是后世的科举制。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现在就推行科举制,只怕是要激起南方士族的激烈反对,为桓熙将来接管桓温的基业制造不必要的阻碍。
而北方士族,同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