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所知,所以大总统的意见,我是赞同的。”
唐文山作为资深十三行员工,以及他的特殊经历,对于清帝国的内部了解一直都比较深入,所以他的话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挺有权威性的。
唐文山说完,司法总长彭敏治也站了起来。
“就我所看到的情况也的确如此,满洲小族临大国,以百万旗人统御亿万汉人,心虚之情溢于言表,官员、将领多以旗人充当,汉人并无法得到真正的信任和重用。
我家乡的官员,唯有县令多汉人,州府则多旗人,督抚之类,更是旗人居多,领兵征战者更是如此,因此,我赞同大总统所说的,我们的敌人,并不是汉人,只是那二百五十万的旗人。”
两个对于清帝国有着一定了解的权威“专家”站起来附和了赵学宁的意见,于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原本的态度,对于这一意见有了一定的认同度。
海军总长李闯和陆军总长楚腾这哼哈二将直接站起来,用坚决的态度表示陆军和海军谨遵大总统的命令,只要大总统下令,即使是刀山火海,陆军和海军也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
军队站队了,财神爷站队了,哪怕赵学宁没有那么大的权威,他想要开战的先决条件也齐备了。
可以说只要赵学宁认为可以了,开战就是必然的,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于是大家达成了初步的意见统一。
但这只是非常初步的意见统一,对于赵学宁提出的要北伐大清的事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不可思议的。
不过因为保密原则,他们不能把这个消息对外泄露,只能在心里不断的怀疑、担忧。
对于这种较为广泛的情绪,赵学宁也能感觉到,他只能感叹老大帝国的威望实在是太强,哪怕已经是泥足巨人,却依然有着让周边小势力无法直视的强悍光环,自带不可招惹的关键属性。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