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打败兰芳军队了。
难道说大清真的就这样完蛋了吗?
在他带兵北上的时候,永琰对他寄予厚望,而现在他败退回去,他甚至可以想象到永琰该是怎样的一副失望和惊恐的表情。
毫无疑问,忻口之战已经失败了,忻口这重要的防线已经失守,王杰和永锡只能带着军队溃退到石岭关。
现在,石岭关成为了太原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这道防线在兰芳军队的火炮面前又显得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以至于王杰和永锡都没有任何的把握能够守住石岭关。
事实上,失去忻口的那一瞬间,王杰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些隐约的觉察,他意识到大清可能真的已经没有办法光复了。
那一瞬间,王杰突然想到了诸葛亮。
夷陵之战失败以后,残破的蜀汉政权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争霸全国的希望,国小民弱的蜀汉政权甚至连自保都是个问题,刘备甚至能想象出自己死后叛乱蜂起、政权崩毁的模样。
所以刘备死前才死马当作活马医一般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不行,那就让诸葛亮自己决定蜀汉的未来,继续坚持也好,投降也罢,如此,也算对得起他们君臣相知一场。
刘备是真心的,没人比他更清楚大败之后蜀汉的国力衰弱到了什么地步。
然而诸葛亮之所以是千古贤相,就是因为他能在不可能之中寻找可能。
他在绝望之中依旧发起了五次北伐,以弱小的国力对强大的曹魏政权发起三次相当规模的战略进攻,使得曹魏政权拿蜀汉政权没有任何办法。
孱弱的蜀汉政权能够在刘备死后坚持四十年,离不开诸葛亮呕心沥血的经营。
王杰不知道诸葛亮当时是不是也是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是不是已经认定自家政权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仅仅只是为了回报君主的恩情而努力。
他无法确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