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秦朝的驰道和以后历朝历代的驿站专用道路。
这些道路都有着军事用途,维护成本比较高,寻常人也用不上。
因为道路的承载量和路况问题,甚至导致在军队行军的时候都无法做到大兵团集体行动,往往需要兵分好几路减轻道路的承载压力才能勉强保证道路不会损毁,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军事指挥的成本和难度。
但是如果说有了成熟的水泥建造体系,就能够通过水泥铺设大量的成本低廉且结实耐用还不惧风雨的道路。
这些道路的路况足以支撑大兵团前进,这就将极大地提升军事效率。
古代军队军费支出庞大,但是真正为了某一场战争进行下去而支出的费用并不是大头,往往让一支军队从集结地前往作战目的地,就要花费掉一大半的军费,这其中所产生的成本也被归类到了战争损耗之中。
军队赶路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粮食消耗和各类物资消耗也会减少,从而带来的就是军费的极大节省,这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好事。
除了军事用途之外,轮到民用领域,四通八达且通畅的交通体系一样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行政效率的提升,好处多多。
于是就在赵学宁带兵北上讨伐带清的第四個月,兰芳工业部告知赵学宁他们研究出了赵学宁所需要的那种水泥。
以南洋群岛并不缺乏甚至可以说有点富裕的火山灰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并且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检测,认为水泥用来铺设道路是可行的。
只要掺杂着一些石头沙子,就可以用来铺设比较可靠的道路。
至于赵学宁所提出的,在完成的水泥当中加入铁丝,从而增强水泥的强度这一说法,也在实际应用当中得到了认可。
兰芳工业部通过这种材料建设出了一些围墙和简单的房屋,发现这样建造出来的围墙和房屋都具有相当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