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部举行。
宴席由光禄寺承办。
京城有句顺口溜“光禄寺的茶汤、武备库的刀枪、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说的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晏珣吃过殿试的馒头和清汤,对琼林宴的饭菜没有什么期待。
但是宴席的重点不是吃什么,而是在哪里吃、和谁一起吃。
今日和诸位内阁重臣一起吃饭,四舍五入就是平起平坐。
这么一想,顿时觉得自己迎风高三丈。
诸位大人停止争论,对新进士表示祝贺,然后勉励众人不负皇恩、为国尽忠。
冠冕堂皇的话,一个说得比一个漂亮。
进士们恭恭敬敬聆听教诲,见内阁诸位大人们态度和煦,紧张的心情渐渐平复。
《明会典》中有琼林宴的餐标,分上桌、上中桌和中桌,都以按名次设好席位。
客观来说,桌上的食材很丰盛,至于味道就不敢恭维。
一甲前三,离高官阁老们最近。
坐得远的三甲同进士只能羡慕地远观,有些人琢磨宴会后怎么去严府攀附。
严阁老在书画上名声极高,要不送一幅自己的书画作品?
这个念头一出,就想到书画双绝的探花郎……
呜呼!
探花郎这么优秀做什么?好歹留一个后门给我们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