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别说谁。
他们告假忙这些事,把翰林院的正职变成兼职。
新翰林们顾不上非议,都在摩拳擦掌争着修《承天大志》……不能跟张居正抢副主编,抢一个编者也好啊!
编完《承天大志》,就够资格出任院试学政或者会试同考官,步步为营平步青云。
有想法的年轻翰林,八仙过海走徐阶的门路。
但是他们都无功而返。
徐阶这个时候还非常小心谨慎,赶走严嵩后第一件事,就是挂出一条横幅“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诸公论。”
意思很显然:我以前是严嵩的副手,但我们不一样。
我不揽权,官员的任免、奖惩绝不是我的一言堂,给我送礼行贿大可不必。
翰林们只好仰天长叹……徐首辅拨乱反正,真乃大明之贤臣也!
那就去走袁炜的门路?
翰林院的衙门最初在文渊阁,后来迁出,但距离皇城和六部衙门都不远,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这日,晏珣穿着官服、悬着牙牌,和往常一样风度翩翩地去翰林院。
路上卖烧饼的大娘远远打招呼:“晏郎快来,今日是我女儿亲手贴的饼,可香呢!”
“……改日买,今天吃过了。”
“那你可错过啦!”
人人都爱探花郎~~
翰林院的同僚来早的,都在喝茶聊天,见晏珣进来,笑眯眯地问:“令尊今日还告假?”
晏珣叹气:“是啊!我家堂弟刚成亲,还有一些礼节要走。”
“令尊这堂叔做的,比别人家亲爹都不差什么。”
说起来,翰林院的假挺好请。
以前徐耀文兼职做严世蕃的清客,长年累月在严府伺候文章……人家都说他不是皇帝的翰林,是小阁老的翰林。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