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
在这份《陈东海事疏》中,他提出几项建议——
第一,正式将小琉球定名为大湾,以便跟琉球国区分。在大湾设置州府、卫所,一切按内部省份模式。
第二,为鼓励海运、繁荣近海的海贸,广州、漳州、宁波、松江、登州和大湾之间,大明商船往来只征收固定额度的船引税,不征收货税。
第三,新建崇明海船厂,专门打造盖伦船,筹备下南洋、西洋。
第四,督促朝鲜和倭国交出海盗,朝鲜必须允许大明派水师驻兵耽罗岛,倭国要承认佐渡岛、虾夷岛是大明领土。
……
咱们不是强抢,咱们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晏珣从法理到现实,陈述控制海域的必要性,故意把奏折从翰林院传到内阁,再传到皇帝手中,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奏折的内容。
官员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晏文瑄这是怎么了?跟倭国有血海深仇吗?”
真要按他所说,大明的手也伸得太长了。
有前面几年的海运做铺垫,下南洋、下西洋都还好,毕竟海贸不亏。
但是一下子把摊子铺得那么大,还是让习惯于内斗的人很不习惯。
怎么就……停止内斗,一致对外?
新官上任三把火?
晏阁老一上任,晏文瑄帮他烧第一把火。
老成持重的官员只觉得心怦怦直跳,一下子仿佛看到成祖永乐皇帝派船队下西洋时的盛况,一下子又担心倭国和朝鲜奋起反抗,海上硝烟弥漫。
但是,他们都得承认,石见银矿、佐渡金矿、虾夷的橡木、朝鲜和南洋的精铁,都很有吸引力。
邻居们虽然不好惹,但邻居们很有钱,且篱笆不是很牢固的样子,不去抢一把心总是痒痒的。
就像几个妙龄少妇不停地搔首弄姿撩拨,身